热门搜索词:

有什么方法测试mic

圈内人饰 圈内人饰
2025-01-04 16:37:01

测试MIC(最小抑菌浓度)的常用方法有以下几种:

微量肉汤稀释法(96孔板法)

原理:将不同浓度的抗(抑)菌产品溶液分别加到灭菌的96孔聚苯乙烯板中,第1至第11孔加样液,每孔10μl,第12孔不加样作为生长对照,冰冻干燥后密封,-20℃以下保存备用。接种物制备将用生长法或直接菌悬液法制备的浓度相当于0.5麦氏比浊标准的菌悬液,经MH肉汤1:1000稀释后,向每孔中加100μl,密封后置35℃普通空气孵箱中,孵育16~20小时判断结果。

优点:能够更准确的得到细菌对某种抗(抑)菌产品的MIC值。

缺点:操作较为繁琐。

琼脂稀释法

原理:将不同剂量的抗(抑)菌产品,加入融化并冷至50℃左右的定量MH琼脂中,制成含不同递减浓度抗(抑)菌产品的平板,接种受试菌,孵育后观察细菌生长情况,以抑制细菌生长的琼脂平板所含最低药物浓度为MIC。

优点:可在一个平板上同时作多株菌MIC测定,结果可靠,易发现污染菌。

缺点:制备含抗(抑)菌产品的琼脂平板费时费力。

常量肉汤稀释法

原理:本试验将不同浓度的抑菌剂混合溶解于营养肉汤培养基中,然后接种细菌,通过细菌的生长与否,确定抗(抑)菌产品抑制受试菌生长的最低浓度,即最小抑菌浓度。

优点:通过观察培养基是否浑浊较直观判定测试样品对特定菌种的MIC值。

缺点:操作过程较为直观,但需要较多时间和材料。

微量肉汤稀释法(试管法)

原理:抗菌药物贮存液制备、药敏试验用抗菌药物浓度范围、培养基制备及菌液接种等步骤与上述微量肉汤稀释法类似,但操作更为简便。

优点:操作简便,节省材料、人力和时间。

缺点:结果判断可能不如96孔板法精确。

E-试验(Epsilometer试验)

原理:使用预浸有抗菌药物浓度梯度的纸片,贴在接种了受试菌的琼脂板上,通过培养观察细菌生长情况,确定MIC值。

优点:操作简便,结果直观,适用于临床快速检测。

缺点:需要特殊设备和材料。

K-B纸片法

原理:将不同浓度的抗菌药物纸片贴在接种了受试菌的琼脂板上,通过培养观察细菌生长情况,确定MIC值。

声明 本站文章和数据均来自互联网,本站为免费公益性网站,如侵犯了您的权益,请联系我们妥善处理。